回顶部

欢迎光临君君借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石家庄
借阅台 |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会员中心 | 客户服务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书馆 > 隐藏大项> 政治军事

国宝故事书

国宝故事书
作者:
宋晔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书本编号:
9787511378934
出版日期:
2020年02月
页数:
0
包装:
平装
字数:
0
定价:
48.00人民币
售价:
38.4人民币
库存:
1
平均评价:
读过这本书的人还读了(Readers who read this also read):
编辑推荐(Editor's Review):

“探索之旅”书系共4本,分别为《宇宙故事书》《人类故事书》《国宝故事书》《丝路故事书》,
内容包括领略宇宙世界、探知生命奥秘、了解文物瑰宝、追忆丝路故事,
是一套内容严谨丰富、趣味性强的科普读物,
可以满足读者对天文地理人类社会等科普知识的好奇心,
以有趣而奇妙的知识为读者打开探索大千世界的兴趣之门,
纸张轻巧、印刷清晰,具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About the Content):

国宝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凝聚着民族智慧和传统精神,承载和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本书以国宝的价值为主线,以收藏地域为纲,分别记录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来历、馆藏,以及艺术价值和背后的故事。从华夏文明的重器国宝,到流失海外的瑰宝文物,内容翔实丰富,故事引人入胜。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无价之宝:华夏文明之滥觞 

003  原始图腾崇拜——人面鱼纹彩陶盆

006  古青铜文明之内在传承——后母戊鼎

009  中华第一龙——蜷体玉龙

012  仰韶文化之典范——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016  商代重器之璧——子龙鼎

019  商代石磬之王——虎纹石磬

023  铸造精巧,端庄典雅——四羊方尊

026  周人之天命观——大盂鼎

030  中华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图》

 国之重器:吴越文化之浓缩 

037  古越之魂——越王勾践剑

040  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再现——春秋伎乐铜屋

044  返璞归真的泥塑极品——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

047  美到极致的青瓷——元龙泉窖青瓷舟形砚滴

050  青铜器的巅峰之作——错金银重络铜壶

054  “证史”与“补史”之典范——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058  穿越岁月的沉香——鎏金七宝阿育王塔

061  一泓清漪的春水——秘色瓷莲花碗

 天下至宝:中原文化之绝响 

067  黄帝作宝鼎——杜岭二号方鼎

070  传奇女性的“代言人”——妇好鸮尊

073  西周第一角——父乙角

077  颠沛流离的经典之作——莲鹤方壶

080  春秋宫廷盛况之剪影——云纹铜禁

083  形象诡谲的楚铜器——青铜神兽

087  神仙思想的瑰丽史诗——《四神云气图》

090  汉代的高层住宅建筑——七层连阁式陶仓楼

 万邦之珍:齐鲁风韵之流转 

097  憨态可掬的夭夭陶色——红陶兽形壶

100  王权礼器,肃穆威严——亚丑钺

103  巧夺天工的琢玉工艺——鲁国大玉璧

107  千年墨痕,留于竹节——银雀山汉墓竹简

111  漂洋过海的蝉文化——蝉冠菩萨像

114  最气派的“乌纱帽”——九旒冕

117  彩漆里尘封的记忆——戗金云龙纹朱漆盝顶箱

 文化“化石”:丝绸文明之渊源 

123  盛唐的觥筹交错——镶金兽首玛瑙杯

12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旟鼎

129  西周的司法程序——五祀卫鼎

132  唐代艺术之集大成者——鸳鸯莲瓣纹金碗

136  气势磅礴的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

139  战国贵族之出行必备——鼎形铜行灯

142  浓墨重彩的厚葬之风——三彩骆驼载乐俑

145  衔杯终宴曲——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149  力量与动感的完美结合——马踏飞燕

 国宝传承:滇川风情之探骊 

155  “金乌负日”的生动再现——太阳神鸟金箔

158  盖似荷叶,状如青瓜——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

161  武装官僚的象征物——东汉铜车马

164  滇人祭祀之礼器——牛虎铜案

167  宋代银器之绝色——莲盖溜肩银执壶

171  四牛环绕,富可敌国——鎏金骑士贮贝器

 举国至珍:海峡彼岸的呼应 

177  铭文及书法艺术的巅峰——毛公鼎

180  跨越千年的长篇铭文——散氏盘

184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寒食帖》

188  栩栩如生的渔村初雪——《江行初雪图》

191  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祭侄文稿》

194  中国瓷器之绝色——汝窑莲花碗

197  多子多孙的美好祈愿——翠玉白菜

 海外拾遗:漂泊海外之瑰宝 

203  中国美术史“开山之作”—— 《女史箴图》

206  马之健美与神韵——《照夜白图》

209  行笔与心境的融会贯通——《丧乱贴》

212  漂泊他乡的古籍精髓——皕宋楼藏书

216  古西夏国的旷世奇作——黑水城双头佛

220  陨落的中华庞贝古城——辽西恐龙化石

224  兽骨上篆刻的历史——殷墟甲骨文

 历史遗珠:神秘传说之宝藏 

231  千金散尽还复来——张献忠沉银之谜

234  沉睡湖底的飞马与湖怪——抚仙湖古滇国宝藏

237  人间仙境的幽幽古刹——铁山寺古刹藏宝

240  散落于丝绸之路的明珠——楼兰宝藏

244  奇珍异石引发的战乱——方腊石窟藏宝

247  一鸣惊人的船屋——天地会船屋藏宝

251  真乃帝王之宅也——太平天国金龙殿地下藏宝之谜

255  面水靠山,宝藏其间——翼王石达开藏宝之谜

258  笼罩在哈拉毛都上空的疑云——末代蒙古王公的神秘宝藏

书摘(Excerpt):

憨态可掬的夭夭陶色——红陶兽形壶

 

名称:红陶兽形壶

年代:新石器时代

题材:兽形陶器

材料:夹砂红陶

规格:高21.6厘米,前后长22.4厘米

价值:表明了大汶口文化时期,中国的陶器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出土情况和馆藏

1959年6月,山东泰山汶河南岸的磁窑镇堡头村西发掘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已挖掘出5400平方米,墓葬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包括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各类装饰品。其中发掘出1000多件精美的陶器,以红陶居多,有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袋足器等物品。经专家研究判断,这处文化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距今已有6000多年。

大汶口遗址的年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遗址中有墓葬、房址和窖坑等。墓葬以男女单葬为主,也有成年男女的合葬,女性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而随葬品都集中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父权制已经产生。这一时期的灵魂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墓地中出现了无尸富墓、断头富墓,说明已不再单用死因区分灵魂善恶,这些凶死者是氏族中的新贵族,他们虽然是凶死者,但也均得到了厚葬。

在遗址中发掘的墓中随葬品,数量和质量差别较大,有的墓葬空无一物,有的墓随葬品多达180件。在一些大墓中,随葬品品种丰富,制作精致,有很多珍贵的碧玉铲、透雕象牙梳、玉指环、玉臂环、绿松石镶嵌象牙雕筒、象牙梳、骨针等。除此以外,出土的生活用具也十分丰富,造型精美,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其中以彩色红陶的器具最为绚丽耀眼。

从遗址中出土的红陶兽形壶是红陶生活器皿的精品,专家们经过对出土陶器的仔细研究,又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对之进行鉴定,得知这种色泽明丽的红陶是新石器时期产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陶器。红陶的颜色如鲜血一般灿烂,又像火焰一样热烈,符合原始先民对血与火的图腾崇拜。红陶兽形壶被掩埋了6000年而完好无损,光润亮泽的器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反映出当时制作陶器的高超水平。

红陶兽形壶出土之后,便被收藏在山东博物馆,成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艺术价值

红陶兽形壶不仅是大汶口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红陶器皿中的典型代表。它精巧的造型无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盛放酒或水等液体的实用器皿。

红陶兽形壶高21.6厘米,模仿猪的造型制成水壶。壶身是夹砂红陶质,通体是鲜艳的红色,猪形壶身圆面耸耳,拱鼻张口,有四足,短尾上翘,耳朵上穿有小孔。红陶猪的尾部有一圆筒形状的口,可以向里面注水,嘴巴张开可以出水,背部有一个提手,便于提拿。最巧妙的是它腹部隆起,四条腿又粗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陶器的盛水容积,又可以把它放在火上加热。以当时的生产条件来看,这无疑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此壶的造型憨态可掬,红陶猪的身体肥壮,张着嘴巴,仿佛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功能,是早期先民制陶工艺的代表作品。据传,最早的陶器是由一个名叫嫘祖的人发明,并传授给后人。陶器的发明使用,是先民对大自然的探求发现和运用的结果,正如郭沫若在《西江月》中所写:“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征交响。汇成陶海叹江洋,真是森罗万象。”

有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在生产陶器,红陶兽形壶的出土证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红陶器皿的制作是先用泥一遍遍地揉搓成条,再一圈一圈盘在一起,盘筑成各种形状的陶器,这就是先民使用的盘筑法。从造型和工艺来说,红陶兽形壶的陶猪形象逼真又实用,表明大汶口遗址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动物部位的比例结构及体形外表的凹凸高低,并能将动物形象运用到日常器皿制作当中,这也是新石器时期家畜饲养业的生动反映。

一件红陶兽形壶包含了古代先民的艺术智慧和生活体验,陶器的绚丽颜色,器皿上的点、线、色、韵的和谐融润,造型自然流畅,浑然天成。陶猪圆面、耸耳、拱鼻与肥硕的体型比例匀称,各部位相互呼应,线条凹凸有致,生动自然,无论从哪个方向观赏,都能感受到它的逼真与灵动,彰显出先民们在陶塑造型方面的艺术技巧和精深造诣。

背后的故事

红陶兽形壶的出土,为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状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尤其反映出6000多年前的先民已掌握家畜饲养。据专家统计,在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大约1/3的墓葬都用猪来随葬,这说明当时的人们不仅在生活中需要猪,而且将猪作为一种私有财产进行随葬,猪成为计算财富的重要标志。大汶口文化的晚期,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私有财富的增多使得私有制出现。家猪成为大汶口氏族家族的一种重要动产,在随葬品中,家猪与各种珍贵器皿一样,都是墓主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在一些大汶口墓葬里,随葬品有很多猪头骨和猪的下颚骨,这些随葬品显然不是活猪殉葬,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此外,随葬的私有财产还有用猪骨制成的装饰品、猪形陶器、猪形玉器等,都说明猪在当时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评论

借书指南
借书演示
免费注册
会员等级
常见问题
烤羊腿桌
支付方式
支付宝支付
门店支付
网银支付
微信支付
烤全羊桌
物流配送
免运费政策
配送服务承诺
签收验货
售后服务
退款说明
读者活动
商家服务
服务市场
广告服务
实体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