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欢迎光临君君借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石家庄
借阅台 |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会员中心 | 客户服务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书馆 > 中文图书> 小说> 名家名作

隔水呼渡

隔水呼渡
作者:
余光中  
书本编号:
9787505746954
出版日期:
2019年05月
页数:
0
包装:
平装
字数:
0
定价:
45.00人民币
售价:
38.25人民币
库存:
暂无库存
平均评价:
读过这本书的人还读了(Readers who read this also read):
编辑推荐(Editor's Review):

★《隔水呼渡》是余光中经典散文集,海峡两岸版本稀缺,作品多为游记,是作者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成的散文佳作。

★独家收录余光中与妻子、友人同游珍贵照片。文字与光影的交织呈现,仿若真能看到活生生的旅人走动在山水或文物之间。

★旅途中的所感所思:“你以为孤单加孤单会成为热闹,其实是加倍地孤单。”

★享受每一次在路上的悠然时光:“夕阳在我们的后车窗落向平野,树影一路追了上来。我们在迟长的黄昏里驶入了雪浓莎镇。”

★谈与自我的独处:“一个人在寂静之际,其实面对的是自己,他不得不跟自己对话。”

内容简介(About the Content):

“世界已经那么复杂,邻居个个比你精细,锱铢必较,分秒必争;能有一个憨厚些的朋友,浑然忘机地陪你煮茶看花,并且不一定相信‘时间即金钱’,总令人安心,放心,开心。”《隔水呼渡》是余光中与妻子、友人到各地旅行后写下的游记,所述地区有台湾南部之风景,更远及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西班牙、泰国。

余光中恰如其份地表现感官经验,令读者享受到了逼真的“临场感”;他的游记也有别于地方志或观光手册,全在文中有“我”,有一位活生生的旅人走动在山水或文物之间。抒情写景之中有博学深思。

跟随诗人的脚步,在行走中认识自己。

作者简介(Author the Content):

余光中(1928-2017)

当代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曾任教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期间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创作,自称是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风格悠远、辽阔、深沉,著作颇丰。代表作有:散文集《时间的乡愁》《听听那冷雨》《逍遥游》等;评论集《分水岭上》《举杯向天笑》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等。

余光中的散文壮阔铿锵,又细腻柔绵,在华语世界影响深远,被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中。

书摘(Excerpt):

梵天午梦——泰国记游之一

1

去过泰国的游客,在回程的时候,袋里总有几张泰国钞票或几枚泰国钱币。如果他仔细端详,就会发现那上面的图像都与佛教有关。泰币一元叫(baht),常被误为一铢;上面的图像便是宫墙之中矗起的巍巍金塔、簇簇甍尖,玉佛寺最动人的一景。十和五十的钞票上,正反两面都有一个异形,鸟头鸟足,人臂人身,头戴高冕,臂张巨翅,表情十分威猛。如果他翻开护照,就会发现泰国的签证章上也有这图案。要问这是什么怪物,只怕匆匆的游客里没有几个知道。

原来这是泰国的国徽,见于一切的官方文件,叫作格鲁达(Garuda)。据说那是众鸟之王,守护神毗湿奴的坐骑。他的死敌是蛇王纳加(Naga),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因此鹰蟒常做殊死之斗。足见佛教在泰国颇有印度教的成分;至今泰王宫中的盛典仍由婆罗门的祭司主持。

鸟王格鲁达和蛇王纳加的形象,在泰国随处可见。纳加的造型有一点像中国的龙,只是躯体较为短胖,其首若眼镜蛇,每呈复叠状,多达七头。相传七首的纳加曾经蔽护过冥坐的佛陀。在泰国传统的栏杆上,常见他奋然昂首,令人不安。我喜欢泰国的原因,主要在佛教,在其金碧辉煌的异国形象与神秘感。所以我婉谢了朋友为我安排的芭提雅之行,宁可留在曼谷看寺。

我存和我什么教徒都不是,却最爱看庙看寺。在京都,我们流连佛寺的古风与禅味。在欧洲,我们仰瞻低回的也尽是巍峨的教堂。

从十三世纪的素可泰王朝(SukhothaiDynasty)以来,佛教早成了泰国的国教。佛教自印度北传,至尼泊尔、中国、韩国、日本,是为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南传至于斯里兰卡,是为小乘佛教(Hinayana Buddhism)。泰国所受者乃斯里兰卡的小乘(在泰国又称Theravada),其宗教生活以三宝(Triratana)为中心,亦即佛、法、僧(Buddha,Dhamma, Sangha):佛像供于寺内,亦供于家中;佛法在寺院与学校都要讲授;至于僧侣,则处处可见。每日清晨,满街都是成群出来化缘的沙弥,菩提的绿荫下飘动着鲜黄的袈裟。在泰人的眼中,化缘不是和尚行乞,而是让施主有机会行善,真是善哉。迄今泰国五千三百万人之中,仍有百分之九十五信奉佛教,每个青年至少要做三个月的和尚,而以七月月圆之日为闭关之始。那一天泰语叫Asanha Bucha,用以纪念释迦初次对最早的五位徒弟讲道。此外,当今(1988年)节基王朝(Chakri Dynasty,1782—  )的泰王蒙谷拉玛四世,登基不过十七年,在登基之前却为僧二十七年,可见僧侣在白象王国的地位。

 

 

2

 

曼谷的佛寺有四百多间,论地位之高、名气之大,当然首推玉佛寺(Wat Phra Keo,英文叫作Temple ofthe Emerald Buddha)。我到曼谷的第三天上午,有缘去瞻仰一番。

粉白的宫墙延伸如一列幻象,忽然浮现在眼前,关不住满宫的塔尖和甍角,一片亮金和暖眼的橘红,已经在半空照耀着我们了。以后的三小时,我们就迷失在一场灿烂的午梦里,至今尚未全醒过来。

最夺目的色调是金黄,来自一排排一簇簇的纪念塔。最显赫的一座是倒钟形的圆锥体,上面贴满了金叶,据说是斯里兰卡传来,叫作吉地(chedi),乃泰王蒙谷拉玛四世所建。另有两座金塔,像刻成台阶的金字塔,叫作宰堵波(stupa)。这三座擎天巨塔衬着天蓝,十分光灿,在近午的艳阳下,更绚烂得耀人眼花。向东耸立,靠近回廊的是一排八座普朗(prang),其状颇似中国的宝塔,顶上也有七级浮屠,但体魄比较厚实,四周的花纹非常精致,不像中国的宝塔那么玲珑尖拔。这种普朗塔仿自柬埔寨的佛寺,最闻名的当然是吴哥寺(Angkor Wat)。吉地金塔的斜对面就有吴哥寺灰石的模型,具体而微,令人恍若身在柬埔寨,从半空俯窥。泰国不能忘情于吴哥,只因柬埔寨部分地区曾经是它的藩属。

金色之外是橘黄色,那层层交叠的圆瓦,像整齐而精致的鱼鳞,在高峻的屋顶一路泻了下来,极有气派。巨幅的橘色瓦四周,更镶了翠绿的边,对照得异常鲜丽。有时那组合倒过来,屋顶的百尺长坡尽是稚嫩的绿瓦,四周却衬以烘眼的亮橘。小乘佛寺的配色高妙之至,明艳到了含蓄的边缘,而能恰好避免庸俗。梵宇的殿堂亭塔,金闪闪的主色底下,往往衬以嫩绿或宝蓝,匹配的悦目效果,令仰观的信徒不能移目。玉佛寺正殿的三角墙上,那一丛金叶的下面覆盖着的,正是高雅圣洁的宝蓝。真是大开眼界了。曼谷四日,我这唯美主义的眼瞳可谓娇养成癖,一回来,就不惯了。

那一丛垫蓝的繁金,远望金碧不可开交,近前细细仰望,终于把密叠的形象分辨了出来。原来正中是威猛奋发的万禽之王格鲁达,掌中握的,脚下踹的,正是盘旋不驯的蟒王纳加。格鲁达的肩头立着一位高冠的天神,想必就是印度教的守护大神毗湿奴了。再细看时,四周的盘蟒交缠如藤,中央都端坐着一个小毗湿奴,说得上真是金碧交加。

这格鲁达的雕像,怒目张臂,巨喙昂扬,踏大蟒在脚爪下,蟒的长尾兀自翘着,正在使劲挣扎。张力逼人,比起希腊的雕像莱阿孔(Laokoön)或艾尔·格瑞科的名画来,并不逊色。小乘信徒把他奉为辟邪的吉兆,他的悍姿到处可见。沿着玉佛寺正殿的墙角,在珐琅蓝嵌珠母白的图案下面,就整整齐齐排列着一百一十二座护寺的格鲁达。戒备这么森严,想必任何妖怪都不敢狎近了。

禽王之外,蟒王纳加的复首蛇身也是泰国常见的形象,甚至成了流行的装饰。我住的文华酒店里,栏杆顶上就饰有此物。佛寺的屋檐四角,看来如翼而欲飞起的,其实都是蟠蜿的纳加,可以说就是泰国的龙了。

比纳加更引人注目的,该是屋脊两端的翘发(chofa)。泰国的天空一定被成千上万的这种尖角搔得发痒。从美学的观点看去,那一层层高屋建瓴的屋顶真像是斜上天去的峻坡,仰望的目光要努力攀爬。那些头角峥嵘的翘发,背负着蓝空,就像巍立在坡顶的一群山羊,挺着弯而长的尖角,还垂着胡须。其实那些翘发的造形,是鸟头鸟颈的延伸,也是禽王格鲁达的象征,怪不得满天都是。寺庙原是人与天的交际,建筑上该有升腾的感觉。悬在我们额顶的这些高坡已有朝天之势,上面的鸟头探整天外,更有飞升之想。潜移默化,当然激起信徒仰祷的愿望,善哉!翘发在泰文里的意思,据说是天穗(sky tassel),名字真美。不过一般的流苏都是垂下,唯独翘发是向上挑扬,真不愧是天流苏。根据泰国建筑的传统,寺庙落成之时,要先举行一场典礼,才能为屋脊装上这些天穗。

寺内的雕像极多,有如露天的大美术馆。最慑人的是一尊尊矗立的夜叉,高盔峨然,全身甲冑,两腿微分,两手则在胸前合握着一根比碗口还粗的金刚巨杵。袍甲上面都饰有金色的花纹,图案十分精细,金纹下面还有各殊的底色,配得鲜丽悦目。连那根金刚杵也用这样的配色,装饰得一丝不苟。对照之下,脸上的表情就显得更加猛烈:两眼突兀而圆睁,一圈眼白把瞳仁反托得分外狞恶,一列裸露的白齿里伸出尖长的犬牙,正合了中国旧小说所说的“青面獠牙”。但是并非每一尊夜叉都是青面,而是面色各殊,穷极变化。我站在这些凶神恶煞的脚下战战兢兢地仰望威仪,想起“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忍不住要发笑。可是顶上这些凶神,每一尊都高近二丈。

不过另一组雕像却妩媚迎人,显然是女性。其状半人半兽,约有一个半人高,据说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森林之神。书上说她有人首人身、鸟翼鸟足,其实玉佛寺里的那几尊,上半身固然是女人,腰以下却显然是一匹母狮。不论她究竟是什么,只见其背挺直,其乳丰隆,腰细而腿长,全身的曲线流利而有弹力,堪称健美,后面还昂然扬起一条狮尾,更添婀娜摇曳之姿,侧面看去,尤其诱人。她戴着上耸层塔的高冠和一圈又一圈密接的项链,乳罩周围镶着花边,上臂和手腕都戴了金镯,上嵌血红的宝石。她双掌合十,手指纤长,令人想起泰国舞女。也有两尊是一手扶腰,一手拈花而嗅。脸上的表情若羞若笑,弯弯的眉下,柔目闭而欲开,神秘的风韵不输蒙娜丽莎。这女神名叫旖娜旎(Kinnari),其男性则名奇纳拉(Kinnara)。

奇纳拉的脸相极肖夜叉,倒是长了鸟尾。另一种雕像则是托塔的夜叉。这些夜叉的造形跟镇守庙门的那一排手握巨杵者相似,不过为了托住金山一般的层塔,不但要用头顶,用手掌力撑,要张开马步,降低重心,沉住一口气,把万钧重压之势匀分在两脚。可怜这许多蛮君鬼伯就这么忍负着千古的重担,压得臂弯而膝扭,永远直不起腰来。这托塔的群像,不言而喻地,把金塔镇地的分量强调了出来。

正是夏雨初歇,地上还汪着一片片的水渍,太阳又露出脸来。一刹那这金黄的世界轰地烧起,空气里抖动着金芒似网,煌煌,焕焕,迎光的轮廓,忽然失去了界限,像熔浆烧化了,流动不定。大平台石阶旁的一棵大菩提树上,传来类似八哥的啁啾,不断翻弄着巧舌。一阵风起,大殿高檐上悬挂的铜铃铿铿叩鸣,此起彼落,传递着清空的情韵。阶下的大水缸里平铺着翠叶,一朵红莲静静地开着。

为了避日,我们躲到南边的回廊上去。长长的回廊把偌大一座玉佛寺护卫在中间,上面覆着三层橘色瓦的屋顶,下面还撑着白柱。廊壁一幅又一幅接过去,巨幅的壁画气象宏伟,连环图一般地递接过去,几千尺横陈的空间,伸展着动人心魄的壮丽史诗,正是古印度《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说的是阿约德耶王子拉玛,原是守护神毗湿奴轮回转生,因拉动神弓而赢得喜姐为妻。斯里兰卡的魔王剌瓦那将喜姐掳去,拉玛得猴仙哈努曼之助,以猴架桥,得渡海峡而救回妻子。这壮阔的史诗要用两万四千对偶句才说得完,可见壁画有多大的场面。我们一路追看过去,因为拉玛五世所撰的说明是用泰文,只能凭画面大约猜想。画里的宫殿建筑,一眼望去,屋脊尖翘成一簇簇的天流苏,屋顶斜成陡峭的瓦坡,显然都是泰国风格。既然画的是斯里兰卡与印度,可见泰国的小乘艺术确是经由斯里兰卡传来。同时,《罗摩衍那》传来泰国后,曾经节基王朝的拉玛一世改编成戏剧,叫作《拉玛根》(Ramakien);玉佛寺长廊的壁画便以此为本。

最生动的一幕是猴仙哈努曼卧在海峡上,让猴子大军攀尾爬背而渡。猴仙的脸型有点像夜叉门神,他的神通广大、淘气善变,正与孙悟空相通。非常有趣的一点是画中的山水层次井然,色彩鲜丽,俨然是西方文艺复兴的透视规模。

评论

借书指南
借书演示
免费注册
会员等级
常见问题
烤羊腿桌
支付方式
支付宝支付
门店支付
网银支付
微信支付
烤全羊桌
物流配送
免运费政策
配送服务承诺
签收验货
售后服务
退款说明
读者活动
商家服务
服务市场
广告服务
实体门店